中化农业MAP与耐特菲姆召开水稻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研讨会
现场观摩获盛赞 政企合力促推广
9月3-4日,中化农业MAP与合作伙伴耐特菲姆(Netafim)在华南大区于都农场共同召开水稻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研讨会,观摩技术方案应用成果,探讨合作规划。于都县政府领导,中化农业MAP、耐特菲姆相关业务负责人出席会议。
活动当天,参会嘉宾参观了MAP于都农场。农场项目经理周余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农场概况,包括适宜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下的水稻品种筛选以及水稻根线虫防治方案等技术示范内容。他重点介绍了MAP种植解决方案与耐特菲姆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水稻旱播滴灌模式下的集成应用成效。采用智能水肥技术方案的田块,在作物生长周期、长势、产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管理地块。中化农业MAP水稻智能水肥集成方案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的一致认可。
于都县委、农业局主要领导高度评价MAP水稻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在旱地高标准农田上的成功应用,表示在技术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尽快组织种粮大户与米企集中观摩,将新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期待中化农业MAP与耐特菲姆公司做好技术共创,实现水肥设施的多年复用,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户产值效益。
中化农业MAP华南大区今年在湖北襄州、江西于都、安徽凤阳系统开展了水稻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示范,同步开展基于新型种植模式下的品种筛选、病虫杂草防治、全程营养方案、农机应用等全要素试验研究。
中化农业科技中心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李文娟、耐特菲姆亚太农学总监Ran、水稻专家Sabar、中国区农艺总监宋晓磊组织双方团队对水稻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开发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科技中心水稻作物经理庞震宇向与会嘉宾详细分享了MAP在水稻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并就关键技术问题与此项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与外籍专家及政府参会领导开展了充分交流。
聚焦产品痛点 系统性技术方案破局
我国南方丘陵缺水地区的水稻生产,受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及总量不足等因素限制,产量常年处于较低水平。中化农业MAP针对上述问题,综合开展水稻旱播旱管水肥一体化种植、多年生稻栽培技术示范,水稻根结线虫的化学与生物防控技术、水稻旱播杂草防控,稻田抗性二化螟生物防治技术等多项技术验证。
于都农场的数字化管理为现代农业技术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农场通过配置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含智能施肥机、电动球阀/电磁阀、智能变频及软件控制平台),实现了项目区灌溉的智能化管控与无人化值守,实现灌溉施肥精准控制。
此外,农场通过对田间管网的科学设计,保障了灌溉量与施肥量在田间各区域的一致性与可靠性。依托水肥一体化技术,水稻在各生长阶段均能获得精准的水肥供应与长势调控,配合作物营养方案及关键技术节点管理措施,为作物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讯员:华南大区技术与解决方案部 彭现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