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以后,土壤应该达到何种理想状态?

滴灌以后,土壤应该达到何种理想状态?

拥有一套耐特菲姆的专业滴灌系统就可以实现最佳的灌溉效果么?不是的,还需要结合使用者的科学决策。而想要更好地决策,你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农艺知识和操作原则,拥有近60年滴灌技术经验的耐特菲姆在这些方面都可以帮助到你。

之前我们向大家科普了作物需水量的概念《装上滴灌系统就够了吗?手把手教你科学灌溉作物》,从作物的角度介绍了如何通过当地的蒸腾蒸发量以及作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科学地获取每天作物需水量的理论值。今天我们将视角转向土壤 —— 作物所需水分的主要载体,来一起看一看我们应该通过精准灌溉让土壤保持在何种状态,从而使作物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呢?

我们将从土壤的基础概念讲起,前半段介绍土壤相关的基本概念,后半段介绍理想的土壤状态是怎样的。如果你已具备有关土壤的基础知识,可直接跳至第3部分阅读。

*以下文字共875字,含视频的总阅读时间预计20分钟

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土壤类型如何划分呢?

土壤颗粒、有机质及粒间孔隙中的水和气构成了土壤的主要成分,又可以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将自然界中的土壤概括性地分为三类,砂土、壤土和粘土。

对于某一地块,我们可以参考FAO分级制度,确定它属于细分下的哪种土壤。

土壤类型不同,水分在其中的扩散是否不同?

不同类型的土壤所能保持的水量不同,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总量也不同,即有效水含量不同。一定体积的土壤,壤土中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水分就大于砂土中的。对于水分扩散,砂土中水分受重力作用更明显,更易向下扩散形成窄圆锥形湿润圈,而在粘土中,水分横向扩散会形成扁圆形湿润圈。

灌溉目标是什么?土壤水分含量需要达到什么状态?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时刻变化着,经过一次强灌溉后,水分含量达到最大,此时我们称为饱和含水量。

滴灌以后,土壤应该达到何种理想状态?

随着时间推移,水分蒸发或被作物吸收,土壤含水量下降,当到某一点时,水-气达到平衡,此时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这对作物来说是最佳的土壤含水量。

滴灌以后,土壤应该达到何种理想状态?

当土壤含水量继续下降到某一值时,作物没法再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了,这时的临界值是萎蔫含水量即到了作物萎蔫点,这在实际种植管理中是需要杜绝的。

所以,灌溉的目标就是将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附近,我们的精准灌溉可以帮助大家实现此目标,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的土壤水分含量,有水有气,根系才能健康生长,作物也才可以高产。

如果您想观看“灌溉与土壤水分的关系”8分钟完整视频,请进入耐特菲姆官方视频号观看。

现在,我们知道了作物需水量如何计算,也知道了土壤类型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以及水分在土壤中的扩散形式,那回到实际灌溉管理中,该如何做呢?  “科学灌溉”系列下一篇“如何科学定制灌溉制度”会在近期推出,敬请期待。

 * 本文由耐特菲姆农学团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