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精准灌溉助力突破甘蔗产量瓶颈

精准灌溉助力突破甘蔗产量瓶颈

   甘蔗是一种特殊的大田作物,肩负着国家战略物资(蔗糖)储备的重要使命,在南方各省被广泛种植,尤其是在广西地区,但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甘蔗的平均产量都没有太大提升,蔗农的收益也十分有限。有没有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可以让甘蔗的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呢?今年,耐特菲姆和东亚糖业集团在广西崇左合作建设了新一代的精准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尝试通过实现全面机械化,良种化以及水肥一体化,突破现有甘蔗产量瓶颈,进一步提高甘蔗规模化种植的综合效益。

      近日我们也来到基地现场,了解这套系统的使用情况。东亚糖业集团种植发展部的覃宁经理告诉我们,在甘蔗上应用滴灌并不是新鲜事,很多年前在广西就尝试过一轮,但最后很多人的结论是滴灌不适合甘蔗种植,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如下几点:

1  过去支管道部分采用PVC管道地埋,再通过出地管连接滴灌带的方式,机械化收割的过程中会割断出地管,导致大量的修补维护工作,让系统使用一年就难以为继;

2  另外部分通常采用PVC管道地表铺设,为防止机械作业时的机械碾压,这就需要大量人工去移动回收管道,等再次灌溉时再重新铺回,造成费时、费工、费力;

3  由于滴灌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田间管道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费水费肥,影响作物生长;

4  系统布局复杂,支管道、阀门组众多,操作繁琐,费时费工。

但今天我们现场看到的全新灌溉系统,已经完全消除了传统滴灌方案的顽疾:

  • 2440亩地块由一个中心泵房控制,共设8个轮灌组,通过泵房内的控制器或手机可实现全园控制,单次灌溉面积可达300亩,日常管理维护仅需2人;

  • 支管道采用耐特菲姆专利技术FlexNet柔性管,可快速组装,拆卸及回收,彻底避免了机械化收割阶段的破损问题;

  • 滴灌带采用小流量技术,灌溉均匀度高,水肥利用率高,单侧最长铺设140米,大幅减少田间支管道和阀门数量;

覃经理表示目前这套系统运转稳定可靠,甘蔗长势良好,他们基于各项指标测算确定了亩产7.5吨的目标,预计比当地普通种植模式增产2吨左右,除了产量提升,他们预计总体还能实现省水25%,省工50%。

耐特菲姆广西省经理阮明胜经理向我们表示:甘蔗产业的大佬们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建立一套能够可持续运转和盈利的甘蔗种植体系,而耐特菲姆最新的大田精准滴灌解决方案可以有力地支撑他们实现这一目标。